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上市公司積極試水併購貸款

去年12月,執行了12年的「不得用貸款從事股本權益性投資」的規定,因銀監會新出台的《商業銀行併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而放寬。《指引》表示,允許商業銀行在依法合規、審慎經營、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下,積極穩妥地開展併購貸款業務,滿足合理的併購融資需求。

《指引》發佈不到一個月,國內首筆併購貸款業務正式啟動,且花落上市公司。1月6日,中國工商銀行、首創股份和北京產權交易所簽署協議,工行將向首創股份提供水處理項目併購貸款。此後,各地紛紛著手醞釀併購貸款,雖未呈「遍地開花」之勢,卻在有序推進。

1月20日,國家開發銀行與中信集團、中信國安集團簽署中信集團戰略投資白銀集團項目併購貸款有關合同,並發放貸款16.315億元。2月16日,建行上海分行與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首單併購貸款。2月19日,工行上海分行貸款4億元助力百聯集團併購上海實業聯合集團商務網絡發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權。3月3日,交行上海分行、建行上海分行分別向寶鋼提供7.5億元和8億元併購貸款,用於支持其收購寧波鋼鐵56.15%的股權,成為鋼鐵產業振興規劃出台後,寶鋼重新佈局全國產能的有力推手。同日,工商銀行天津分行與天津產權交易中心簽訂了併購貸款合作意向協議,同時兩家機構又與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三方合作協議,標誌著天津地區併購貸款業務正式開閘。3月11日,中行北京分行向華能集團發放了6.8億元併購貸款。

從上述消息不難看出,面對併購貸款這一全新業務,素來嗅覺靈敏的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迅速成為先行嘗試者及受益者。究其原因,專家認為,這首先要從銀行規避貸款風險的角度來解釋。因為從商業銀行選擇的發放貸款對像來看,相比之下,一批上市公司或其母公司由於在實力、資產質量、現金狀況等方面都較其他企業更具優勢,因而成為銀行發放併購貸款的首選目標。從行業角度看,環保型、公用型、基礎設施類的國有企業頗得併購貸款的青睞,首創股份和創業環保就都屬於環保型企業。

專家預測,在金融危機大規模的波及下,許多企業的資產大幅縮水,價格低谷帶來了併購良機,一些有實力企業的併購意願隨之加強。目前,各家銀行已經經歷了探索階段,併購貸款的章程、規定都制訂完畢,所以企業併購貸款接下來或許會呈密集出籠之勢。

但也有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大規模推進併購貸款業務的時機還不成熟,建議在風險可控範圍內逐步推進。畢竟,併購重組活動有著雙重風險,一是併購本身能否成功,二是收購後的重組是否成功。僅從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來看,失敗的案例就不鮮見。因此,試水併購貸款業務,風險控制還是第一要務。

沒有留言: